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mE7蛋白刺激后的树突状细胞(DCs)对小鼠体内宫颈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建立宫颈癌细胞TC-1的荷瘤小鼠模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进行DCs纯化培养,用磷酸盐缓冲液(PBS)、DCs(DCs+PBS)和前期实验表达纯化的HPVm E7蛋白刺激的DCs(DCs+HPV mE7)分别对荷瘤小鼠进行细胞免疫,观察小鼠体内肿瘤生长并检测小鼠脾细胞对TC-1细胞的体外裂解率、IFN-γ及血清中IL-12表达水平.结果:植入小鼠皮下的TC-1细胞具有典型的肿瘤细胞特征.DCs+PBS组和DCs+HPV mE7组中脾细胞对TC-1细胞的体外裂解率及IFN-γ表达水平均高于PBS组(P<0.01),DCs+HPV mE7组高于DCs+PBS组(P<0.01);DCs+PBS组和DCs+HPV mE7组中IL-12表达水平高于PBS组(P<0.01),前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时间延长,小鼠体内的肿瘤体积逐渐增大,DCs+PBS组和DCs+HPV mE7组的肿瘤体积增长速度明显降低(从第12天开始,DCs组与PBS组比较均P<0.01),DCs+PBS组和DCs+HPV mE7组的肿瘤增长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成功构建宫颈癌细胞TC-1的荷瘤小鼠模型.DCs对TC-1细胞瘤体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特异性抗原的刺激对促进DCs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有限.
推荐文章
HPV mE7蛋白对人DC和CIK细胞表型特征影响研究
宫颈癌
免疫治疗
人乳头瘤状病毒
HPV-E7检测对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宫颈糜烂
宫颈炎
rBCG-HPV16 E6-E7、 rBCG-HPV16 L1-E7疫苗治疗宫颈癌的动物实验观察
宫颈肿瘤
rBCG-HPV16 E6-E7疫苗
rBCG-HPV16L1-E7疫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PV mE7刺激的DCs对宫颈癌小鼠模型的治疗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妇产科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宫颈癌 免疫治疗 人乳头瘤状病毒
年,卷(期) 2019,(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2-60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7.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3/j.cnki.xdfckjz.2019.08.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战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16 46 4.0 6.0
2 刘媛瑞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医学部 5 7 2.0 2.0
3 徐建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10 52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颈癌
免疫治疗
人乳头瘤状病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妇产科进展
月刊
1004-7379
37-1211/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
24-104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1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0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