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立了二次再热锅炉的分室热力计算模型,并通过炉内高温受热面的对流传热量对炉膛出口烟气温度计算式进行修正,以国内某660 MW二次再热锅炉对模型进行验证.利用模型分别研究了摆动燃烧器、烟气挡板调节及烟气再循环对主汽温、一次和二次再热汽温的影响,得到了3种蒸汽的温度随不同调温方式变化的特性曲线.结果表明:主汽温对烟气再循环率的变化较敏感,烟气再循环率每增加1%,主汽温降低0.8℃;再热蒸汽温度对烟气挡板调节较敏感,前烟井挡板开度每增加1%,一次再热蒸汽温度上升1℃,二次再热蒸汽温度降低1.7℃.
推荐文章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全负荷脱硝特性
二次再热
超超临界
锅炉
全负荷脱硝
SCR
烟温
热力计算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火用)分析
二次再热
超超临界
(火用)分析
节能
二次再热塔式炉再热蒸汽调温方案设计研究
塔式锅炉
抽汽
供热
二次再热
调温方式
烟气挡板
烟气再循环
100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塔式锅炉设计特点
二次再热
塔式锅炉
组合式受热面
桁架式钢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宽负荷下灵活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锅炉调温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电力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燃煤电厂 二次再热锅炉 热力计算模型 汽温特性 摆动燃烧器 烟气再循环 烟气挡板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发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26
页数 8页 分类号 TK222
字数 45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8111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忠孝 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55 316 10.0 16.0
2 范浩杰 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55 579 14.0 21.0
3 张剑 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15 81 4.0 8.0
4 孙蔚婷 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5 26 3.0 5.0
5 许威 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9)
共引文献  (145)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4(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5(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6(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7(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燃煤电厂
二次再热锅炉
热力计算模型
汽温特性
摆动燃烧器
烟气再循环
烟气挡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电力
月刊
1004-9649
11-3265/TM
大16开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科技城北区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区B315
2-427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929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