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夏日,万物自由生长的季节,灿烂的阳光以它的灼热与香熟为万物注入生机,输送着青春的活力.在南风轻吹的初夏,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公社的剧场空间中展开排演.媒介展演系(Media Scenography Department)整合了全系三个年级,选取了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历史的多个片段汇入创作,对近两百年来人类"青年时期"的历史展开回望.《呼喊与细语》主题中"呼喊"和"细语"二词,既能描述声音,又能作为有画面感的动词;这样的主题由一群青年用或狂喜或苦闷而发出的沉吟,交织成了一首青春之歌.在一百年前,"选择"对于中国青年们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而百年后,这样的主题是否意味着当青春的心灵收获了自由,"选择"对于毕业季的他们来说意义更甚.
推荐文章
冲不出牢笼的鸟——从女性主义角度看《青春之歌》
林道静
女性主义
女性主体意识
悲剧性命运
唱响海事青春之歌
海事局
青春
日常工作
少年
梁启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春之歌:呼喊与细语
来源期刊 艺术当代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生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5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艺术当代
双月刊
1672-4402
31-1918/J
16开
上海市延安西路593号2号楼211室
4-745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