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原子能科学技术       
摘要:
2002年某单位一名工作人员操作241 Am固体放射源时,右手食指被螺丝刀穿刺扎伤,伤口摄人颗粒态241 Am.2016年对人员伤口摄入241 Am进行回顾性调查及剂量评价.对人员头骨中241 Am的定量测量约为166 Bq,头骨干重占全身骨干重约18.86%,人员全身骨内241Am约为880 Bq.结合伤口摄入“1 Am人体骨骼滞留函数,计算人员伤口241 Am摄入量约为2 630 Bq,待积有效剂量约为0.85 Sv.对人员伤口内现有241Am滞留量定量测量约为527 Bq,结合伤口污染滞留函数计算伤口241Am摄入量约为5 560 Bq,待积有效剂量约为1.81Sv.综合两种剂量评价方法的结果,该人员伤口摄入241 Am待积有效剂量应小于2 Sv.对伤口现有241Am进行干预评估,伤口残留污染物手术切除可节省待积有效剂量约为170 mSv.
推荐文章
事故吸入241Am后RBE加权吸收剂量系数计算
生物动力学模型
RBE加权
吸收剂量系数
滞留排泄份额
验证
确定效应
241Am
微生物吸附241Am行为的模拟研究
241Am
黑曲霉
少根根霉
假丝酵母
微生物吸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伤口摄入241Am内照射回顾性调查及剂量评价
来源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学科
关键词 241Am 伤口摄入 内照射 剂量评价
年,卷(期) 2019,(10)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及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92-209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B9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38/yzk.2019.53.10.209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凌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安全研究所 79 230 8.0 12.0
2 王薇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安全研究所 12 27 2.0 5.0
3 邬蒙蒙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安全研究所 8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241Am
伤口摄入
内照射
剂量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能科学技术
月刊
1000-6931
11-2044/TL
大16开
北京275信箱65分箱
1959-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719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795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