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究祛痰逐瘀方(Qutan Zhuyu Decoction,QZD)经MAPK/ERK通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徙与血管管腔形成的作用,明确QZD在骨血管化重建中的机制.方法 对大鼠进行QZD灌胃,并采集和分离获得含药血清;培养SVEC和10T1/2细胞,分别将二者分为空白组、bFGF组(阳性对照组)、QZD中药组(实验组),其中实验组为将QZD含药血清加入细胞培养基中.对干预后的SVEC进行迁徙实验,另外对SVEC进行管腔形成实验,对10T1/2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中药促管腔形成效果,运用Western blot检测ERK1/2、p38等蛋白表达,研究QZD对SVEC的作用机制.结果 (1)QZD含药血清较空白组促进SVEC细胞的迁徙(P<0.05);(2)QZD含药血清较空白组可促进SVEC血管管腔形成,包括管腔面积(P<0.05)和管腔腔周长度(P<0.05);(3)荧光染色实验提示,QZD含药血清较空白组促进10T1/2细胞呈规律性聚集,并形成管腔状状态;(4)Western blot实验提示,QZD含药血清可促进SVEC中ERK1/2和p38的磷酸化(P<0.05).结论 QZD经MARK/ERK通路调控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迁徙和血管官腔的形成,提示其可运用于骨血管化重建中.
推荐文章
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基底膜基质
纤维蛋白凝胶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乳腺癌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及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乳腺癌
乳腺癌干细胞
血管形成
内皮细胞
肿瘤干细胞
阻断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功能对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药理学
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
内皮细胞
山莨菪碱
乙酰胆碱
舒张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骨科祛痰逐瘀方经MAP K/ERK通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移与血管管腔形成
来源期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医中药 祛痰逐瘀方 血管内皮细胞 管腔形成 MARK/ERK 周细胞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7-752
页数 6页 分类号 R247
字数 41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108.2019.06.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医中药
祛痰逐瘀方
血管内皮细胞
管腔形成
MARK/ERK
周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月刊
1006-7108
11-3701/R
大16开
北京望京西园三区325楼丙单元601
82-198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0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76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