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明确人为干扰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被生长的影响,在黄河三角洲选择受到不同人为干扰程度影响的4个研究区(一千二管理站、东营港、五号桩和现黄河入海口),对各研究区内主要植被的株高、密度、盖度、地上生物量、碳氮含量和碳密度等进行测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植被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保护、管理和修复提供有利参考.结果表明,人为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植被生长具有较大影响,表现为人为干扰轻微的黄河入海口地区植被生长状况良好,其中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的株高、密度、地上生物量及盖度分别高达(103.0±7.81)cm、(584.11±12.3)plant·m?2、(891.32±65.92)g·m?2和98%.与之相反,人为干扰严重的东营港地区,芦苇群落消失,碱蓬(Suaeda salsa)和柽柳(Tamarix chinensis)群落也呈现出零星分布的状态,密度分别为(2.5±0.71)plant·m?2和(1.0±0.0)plant·m?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现黄河入海口地区植被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是水盐梯度,而在一千二管理站、东营港和五号桩地区影响植被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发生了变化,且不同研究区影响植被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不同;在人为干扰活动轻微的黄河口研究区,植被化学计量比(碳氮比)相对稳定,而在干扰严重的区域,植被化学计量比变异性较大,这可能是植被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机制.
推荐文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两岸植被特征分析
黄河
植被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黄河三角洲湿地蒸散量与典型植被的生态需水量
黄河三角洲湿地
蒸散量
生态需水
遥感
人类活动对40年间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类型变化的影响
人类活动
黄河三角洲湿地
景观变化
景观转移矩阵
人类活动强度模型
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的恢复
芦苇
湿地
恢复
黄河三角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为干扰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典型植被生长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滨海湿地 植被生长 人为活动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07-2314
页数 8页 分类号 Q145.2|X173
字数 83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9.12.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4)
共引文献  (459)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3(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4(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5(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6(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7(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8(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9(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1(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河三角洲
滨海湿地
植被生长
人为活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