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如今,那些早年流失的中国文物,在欧美相关博物馆成为各国观众的所爱。尽管很少有人知道它们颠沛流离的悲惨经历,但在圆明园、龙门石窟、昭陵、敦煌等地,那些文物被掠夺留下的痕迹至今仍清晰可见。当无数中国人远渡重洋,奔波万里,为了看看本国的“传家宝”在异国的博物馆前排长队时,谁的心中不会涌起一股莫名的心酸呢?这些中国文物是如何流出去的?在国外的保护现状又是如何?面对人藏海外博物馆中的中国流失文物,是否还有追还的可能?这都需要我们从法律、道德和历史视角,对掠夺者和自身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追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文物在他国还好吗?
来源期刊 艺术市场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中国人 文物 博物馆 龙门石窟 保护现状 历史视角 圆明园 中国流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8
页数 9页 分类号 G26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人
文物
博物馆
龙门石窟
保护现状
历史视角
圆明园
中国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艺术市场
月刊
1671-7910
11-4804/J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15号409室
82-112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65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7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