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随着流体机械基础并行算法的发展,传统的单核处理器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先进流体机械研发的技术需求,为此本文深入研究了流体机械的物理模型以及高性能计算机架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能够充分表达物理模型并行性的高效的面向流体机械仿真的层次化并行计算模型(HP2H).HP2H模型充分考虑流体机械的多层几何结构以及高性能计算机的多层逻辑架构,深入挖掘计算平台、计算模型以及物理模型的并行性,实现从物理模型到计算资源的高效任务映射.依据具体的轴流压气机转子数值模拟的实际应用背景,结合粗粒度并行和细粒度并行对模型进行实现.对HP2H计算模型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当计算核心从36核提升到432核时,计算性能提升约12倍,并行效率达到了100%.实验结果表明,HP2H计算模型不但在正确地对流体机械进行数值模拟的前提下实现了较好的计算性能,并且由于HP2H计算模型结合了粗粒度并行与细粒度并行,因而可以在不同的计算平台上运行,还可以便捷地实现计算规模的扩展,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与可扩展性.
推荐文章
基于多核并行计算技术的混合交通微观仿真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多核
并行计算
混合交通
微观仿真
LS SIMD计算机并行计算的面向对象仿真
单指令流多数据流
面向对象
仿真
汇编解释器
一种可用于大型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的复杂故障并行计算方法
电力系统数字仿真
并行处理
复杂故障计算
PC机群
一个层次式面向对象并行计算框架的设计
应用框架
并行计算
面向对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面向流体机械仿真的层次化并行计算模型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流体机械 粗粒度并行 细粒度并行 并行计算模型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12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P338.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52/xjtuxb20190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锋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16 80 6.0 8.0
2 董小社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114 962 16.0 24.0
3 张兴军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37 347 8.0 18.0
4 刘闯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 0 0.0 0.0
5 肖兮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 0 0.0 0.0
6 张琼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5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体机械
粗粒度并行
细粒度并行
并行计算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