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应用卫星棒技术行脊柱矫形术治疗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术后断棒的发生率及其原因.方法 2012年7月至2017年6月应用卫星棒技术行脊柱矫形术治疗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共234例,回顾性分析术后发生断棒的6例患者病历资料,分别测量术前、术后、断棒时、翻修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侧凸Cobb角、最大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GK)、冠状面平衡(distance between C7 plumb line and 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C7PL-CSVL)和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等参数,并且记录发生断棒的时间及部位,分析断棒的原因.结果 卫星棒技术矫形手术后断棒发生率为2.6%(6/234).6例患者中男3例、女3例,平均初次手术年龄为(34.5±15.4)岁.断棒发生的平均时间为术后(24.0±17.7)个月,其中3例(50%)发生在术后1年之内.共发生7根内固定棒断裂,4根(57%)棒断裂部位为应力集中区且均位于单棒固定侧、3根(43%)棒断裂部位位于卫星棒固定的邻近节段.断棒后侧凸Cobb角平均矫正丢失20.8°±29.4°、GK平均矫正丢失34.0°±21.4°.内固定棒断裂的原因为残留后凸3例、假关节形成2例、长节段固定3例、外伤1例.6例断棒患者中3例(50%)患者于发现断棒后即刻进行翻修手术,翻修手术方案均为取出断棒更换为新棒,于卫星棒未固定侧增加卫星棒固定,并于围断棒区重新植骨融合,翻修后随访期间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另3例于断棒后行保守治疗,随访期间无异常不适,继续观察中.结论 应用卫星棒技术行脊柱矫形术后内固定棒断裂的发生率为2.6%,断棒位置多为应力集中的单棒固定侧或卫星棒邻近节段.残留后凸、假关节形成、长节段固定至骨盆、外伤是严重脊柱畸形患者应用卫星棒技术行脊柱矫形术后发生断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