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闭孔神经束支移位直接修复盆内脏神经膀胱支的可行性,以期恢复创伤致双侧下骶丛损伤患者的主动排尿功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7月采用闭孔神经束支移位直接修复盆内脏神经膀胱支治疗5例创伤致双侧下骶丛神经根完全损伤患者资料,男4例,女1例;年龄23~30岁,平均26岁;高处坠落伤3例,车祸伤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7~14个月,平均10.2个月;术前患者临床表现为大小便失禁,尿动力学检查示膀胱逼尿肌无力、迟缓性膀胱.术中将盆内脏神经膀胱支近端切断,在同侧盆腔侧壁找到并分离出闭孔神经,在进入闭孔前切断其前支或后支,并向近端做干支分离,将其与盆内脏神经直接吻合.术中测量盆内脏神经与闭孔神经束支的直径和可游离长度,评价手术的可行性.术后测量供区大腿内侧的皮肤感觉及大腿内收肌肌力,评价手术的安全性.结果 5例患者中,3例行传统的腹旁正中入路盆内脏神经修复术,2例采用改良的腹直肌旁入路.手术过程顺利,5例均顺利找到盆内脏神经,无一例发生大血管、肠道及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动力神经源的选择:2例选择闭孔神经的前支,1例选择后支,1例选择闭孔神经前支的2/3,另1例选择闭孔神经后支的2/3.闭孔神经束支可游离长度1.9~2.6 cm,平均2.28 cm;直径1.2~1.5 mm,平均1.36 mm.盆内脏神经可游离长度2.2~2.7 cm,平均2.46 cm;直径1.1~1.3 mm,平均1.2 mm.术后供侧大腿内收肌力均为4级,大腿内侧感觉无明显减退区.结论 经腹膜内寻找盆内脏神经膀胱支较容易,同侧闭孔神经的前支或后支移位后可与盆内脏神经的膀胱支直接吻合,手术可行性好;闭孔神经束支移位后对供区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