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抗战时期手艺人把呼吁抗战的口号文字题、刻在生活器皿表面,以融入百姓生活的独特方式传递"抗战"信息,起到宣传抗战的积极效果.本文以四川建川博物馆抗战系列分馆所藏抗战时期生活器皿为例,通过实物分析、分类讨论的方式,解析抗战时期生活器皿表面文字蕴含的精神内涵,并探究精神传承的路径.
推荐文章
抗战时期桂林学生抗战音乐活动
抗战时期
桂林学生
音乐运动
抗战时期的宝鸡近代工业
抗战时期
宝鸡近代工业
工业发展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粮食亩产研究
抗战时期
晋绥边区
粮食亩产
抗战时期广西宗教组织社会救助述论
抗战时期
宗教组织
广西
社会救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战时期生活器皿表面文字的精神解读与传承
来源期刊 中国民族博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生活器皿 文字 精神 传承
年,卷(期) 2019,(14) 所属期刊栏目 文博天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8-209
页数 2页 分类号 J506
字数 31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198.2019.14.1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活器皿
文字
精神
传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10-1220/G0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茶马街6号院4号楼1-110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44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35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