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综合利用区域台站和流动台站(近台)的记录,基于初至P震相重新测定了2017年九寨沟序列MS7.0主震和ML≥3.0余震的震源位置,并利用较高精度的定位结果分析余震分布与地震构造的关系,解释发震断裂带的结构.获得的新认识有:(1)九寨沟主震震源深度为16 km,位于余震带中段的南缘;余震主要分布深度为4~17 km.(2)沿余震带的走向,余震分布与主震同震位错大小的分布明显相关.余震带中段8~16 km深度存在的余震稀疏区与同震位错的高值区相吻合,应是发震断裂带主凹凸体的部位,也是主震时应变释放较充分的部位;余震带南东段10~18 km深度的余震密集区对应了同震位错的亏损区之一,三次ML≥5.0余震都发生于此;余震带西北段在5~10 km之下既缺少余震,又属同震位错的亏损区,可能与那里多条断裂的交汇或合并造成的构造复杂性有关;余震带中-北西段3~5 km深度的也缺少余震,也对应了浅部的同震位错亏损区.(3)证实了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构造为虎牙断裂带北段,同时新揭示出发震断裂带表现为由主断裂和分支断裂构成的、向上分叉的花状结构,尺度约为4.5 km宽(最大)、35 km长,主断裂朝SW陡倾.这些反映主震破裂可能不只受控于单一的断裂,而有可能是沿主断裂发生主破裂,而沿分支断裂发生次要破裂.另外,本文对发震断裂带结构的分段解释,是遵循构造地质学原理去综合震源排列、震源机制解、地表断层已知位置、相邻剖面断层解释结果等信息的分析结果,而不仅仅依据余震的密集分布进行推断.
推荐文章
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余震危险性概率分析
余震危险性
概率分析
九寨沟地震
衰减关系
超越概率
九寨沟地震发震区周边构造特征及发震断裂
九寨沟地震
发震断裂
夏莫断裂
发震断块
摩天岭断块
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和构造应力场特征
九寨沟地震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发震构造
民乐-山丹地震序列的重新定位及发震构造分析
民乐-山丹地震
地震序列
重新定位
发震构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由初至P震相重新定位2017年九寨沟地震序列的主震与ML≥3.0余震并分析发震构造
来源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九寨沟地震 初至P震相 重新定位 震源深度 发震构造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动力学·地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04-4619
页数 16页 分类号 P315
字数 129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6038/cjg2019M06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闻学泽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64 3279 28.0 57.0
3 龙锋 66 1101 15.0 32.0
4 曾宪伟 26 126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89)
共引文献  (457)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3(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4(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5(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7(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8(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2(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3(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8)
2014(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5(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6(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7(46)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8(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九寨沟地震
初至P震相
重新定位
震源深度
发震构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物理学报
月刊
0001-5733
11-2074/P
16开
北京市9825信箱
2-571
194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8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5377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