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龙头山次火山岩体的供金潜力以及该矿床的金成矿模式、控矿作用了解还不够深入,尽管其成因成矿模式受到了较多的关注,但研究实例还不多.燕山晚期是华南地区重要的铜金矿成矿期,广西龙头山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成矿时代、温度和压力等都已经得到精确厘定,为研究华南燕山晚期金矿形成与岩浆作用的关系提供理想的研究对象.本文通过系统采集矿石及围岩样品,在详细的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得出以下结论:龙头山金矿床具有“上金下铜”分带规律,深部存在斑岩型铜金矿体,这为深部找矿勘查扩大了范围.并首次提出龙头山金矿中铜、金的成矿动力学模式及成矿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华南燕山晚期龙头山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模式及深部预测
来源期刊 矿产勘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华南 燕山晚期 斑岩型铜金矿床 龙头山岩体 成矿模式 深部预测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矿床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03-2210
页数 8页 分类号 P618.51
字数 413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韦朝文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3)
共引文献  (103)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华南
燕山晚期
斑岩型铜金矿床
龙头山岩体
成矿模式
深部预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矿产勘查
月刊
1674-7801
11-5875/TD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安外北苑五号院4区
2-656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66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