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探讨了赤泥堆场生态修复的主要过程.第一个重要过程就是赤泥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特性的自然熟化,主要包括:允许剖面排水、干燥、收缩和开裂至一定的深度;表面层可溶性盐、碱和钠的向下溶淋,并通过直接碳酸化进行酸化;抗性植被的自然播种、表层附近有机质的富集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活性微生物群落的形成.堆场赤泥熟化后,表层施用石膏和有机特质(如粪肥、堆肥、生物固形物),这些改良剂的添加会进一步降低pH,提高钙和其他可交换阳离子的水平,促进钠的溶淋(降低可交换钠离子和ESP),改善赤泥的物理性质、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其他重要因素还包括选择合适的耐盐、耐碱及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植物种类、施用合适的肥料等.
推荐文章
种植耐盐植物对赤泥堆场有机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耐盐植物
赤泥堆场
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微生物数量
相关关系
自然风化过程对赤泥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赤泥
自然风化过程
轻组有机碳
重组有机碳
颗粒有机碳
土壤化
台马沟赤泥堆场的坝坡稳定分析
赤泥堆场
拜耳法赤泥
'金包银'法筑坝
稳定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然熟化及施用石膏和有机物质是赤泥堆场修复的关键
来源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赤泥 赤泥堆场 自然熟化 基质改良 赤泥土壤化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9-303
页数 15页 分类号
字数 446字 语种 英文
DOI 10.1007/s11771-019-40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2)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6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19)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7(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13)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赤泥
赤泥堆场
自然熟化
基质改良
赤泥土壤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月刊
2095-2899
43-1516/TB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内
1994
eng
出版文献量(篇)
557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293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