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2007-2010年的CloudSat卫星观测数据,以云层液态水路径为指标将层积云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对比研究了中国东部降水与非降水层积云发展过程中云微物理特征和云微物理机制的演变,并分析了其海陆差异.研究表明:非降水层积云中,云滴增长主要通过凝结过程完成,但云滴的凝结增长有限,难以形成降水,在非降水层积云发展的旺盛阶段,云层中上部云滴发生较弱的碰并过程.降水层积云中云滴碰并增长活跃,当云层液态水路径小于500 g·m-2时,云滴在从云顶下落至云底的过程中持续碰并,并在云底附近出现云水向雨水的转化;当降水层积云液态水路径超过500 g·m-2时,云滴碰并增长主要发生在云层上部,在云层中部,云液态水含量、液态粒子数浓度和液态粒子有效半径达到最大,云水向雨水的转化最为活跃.层积云微物理特征的海陆差异主要是由海陆上空气溶胶浓度和云中上升气流强度不同导致的.在非降水层积云中下部,陆地丰富的气溶胶为云滴凝结增长提供了充足的云凝结核,因而云微物理量的量值在陆地上空更大,而在云层中上部,云滴凝结增长达到极限,海洋充足的水汽输送使云微物理量的量值在海洋上空更大.当降水层积云液态水路径大于500 g·m-2时,陆地层积云中更强的上升气流使大量云滴在云层中上部累积滞留,云滴碰并增长活跃,云层中上部云微物理量的量值在陆地上空更大.
推荐文章
浅谈积云性层积云的观测
大气探测
观测
中国东部夏季深对流云的微物理特征
深对流云
CloudSat
云水含量
粒子有效半径
粒子数浓度垂直变化
不同积云微物理特征的卫星反演分析
卫星反演
积云
有效半径
T-re分布
云物理过程
一次暴雨过程中云微物理特征的卫星反演分析
暴雨
云微物理特征
卫星反演
T-Re配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东部层积云发展过程中云微物理特征的演变
来源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层积云 降水 云微物理特征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大地测量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13-4526
页数 14页 分类号 P401
字数 104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6038/cjg2019M06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昀英 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4 0 0.0 0.0
2 宋文婷 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8)
共引文献  (241)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5(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6(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层积云
降水
云微物理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物理学报
月刊
0001-5733
11-2074/P
16开
北京市9825信箱
2-571
194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8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537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