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降雨特征和坡度是影响土壤入渗过程的重要因素,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其对土壤入渗特征的影响可能会有所不同.选取黄土丘陵区6个坡度(5°,10°,15°,20°,25°和30°)的撂荒草地(2年)径流小区(5 m×20 m),观测自然降雨条件下(共计34场降雨,产流11场)植被生长旺期(7—9月)土壤入渗特征,研究降雨过程参数(降雨量、平均雨强、降雨历时和I 30)、坡度和植被盖度对坡面入渗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11场产流降雨不同坡度土壤入渗量总体变化范围为6.58~70.91 mm,入渗补给系数为0.83~1.00,入渗率为0.22~19.35 mm/h;(2)土壤入渗量随降雨量呈线性增加(R 2=0.99,p<0.01),入渗补给系数随I 30呈指数降低(R 2=0.91,p<0.01),平均入渗率随降雨强度呈线性增加(R 2=0.71,p<0.01),随降雨历时呈幂函数降低(R 2=0.99,p<0.05);(3)坡度增大使得径流位移增长,导致入渗量、入渗补给系数和平均入渗率整体随坡度增大而呈幂函数增加,但当坡度>25°时,因径流势能沿坡面方向分量增加,径流流速加快,上述入渗特征参数略有降低;(4)由于降雨量在植被生长周期内呈下降趋势,很大程度上导致植被对入渗特征的影响受控于降雨量,土壤入渗量表现出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呈幂函数显著下降的趋势.总体而言,降雨特征和坡度是影响土壤入渗的主要因素,且土壤入渗特征参数可表示为降雨过程参数和坡度的综合幂函数方程;在入渗补给系数较高的情况下,植被覆盖对土壤入渗特征的影响减弱.研究结果对于坡面尺度降雨径流调控机制和生态水文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尺度撂荒草地入渗特征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降雨特征
草地盖度
坡长
土壤前期含水量
土壤入渗
黄土丘陵沟壑区
黄土丘陵区不同撂荒年限土壤入渗及抗冲性研究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入渗性能
土壤抗冲性
黄土丘陵区
撂荒阶段
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景观功能评价
景观功能
LFA方法
退耕还林
黄土丘陵区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草地群落生物量及植被土壤养分效应
黄土丘陵区
撂荒演替
群落生物量
植被土壤养分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度撂荒草地入渗特征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雨强 草地盖度 坡度 土壤入渗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142
页数 7页 分类号 S152.7
字数 57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70/j.cnki.stbcxb.2019.06.01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5)
共引文献  (392)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雨强
草地盖度
坡度
土壤入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