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钒氧化合物[双过氧二钾(吡啶-2-羧基)氧代钒酸盐,bpV (pic)]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36只SD成年雄鼠分为4组:sham组、sham+ bpV (pic)组、VD组及VD+ bpV(pic)组.VD+ bpV(pic)组大鼠造模后,bpV(pic)(1 mg/kg,10 ml)连续灌胃21 d,用Morris水迷宫(MWM)检测动物认知功能变化,用HE染色检测动物海马组织神经元病理形态学变化,用Wesern blot检测神经元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剪切体(cleaved-caspase-3)和第473位丝氨酸磷酸化蛋白激酶B[p-PKB(Ser473)]水平变化.结果 与VD模型组比较,VD+ bpV (pic)组动物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缺陷改善(P<0.05);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损伤减轻;神经元cleaved-caspase-3表达降低(P<0.05);神经元p-PKB(Ser473)水平升高(P<0.05).结论 bpV (pic)可通过激活蛋白激酶B(PKB)活性来降低VD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缺损和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
推荐文章
脑心通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组织的作用
脑心通胶囊
大脑中动脉闭塞
血管性痴呆
学习记忆
海马
针刺完骨穴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血管性痴呆(VD)
海马
细胞因子
针刺
完骨穴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6(IL-6)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丁基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ICAM-1表达的影响
痴呆,血管性
炎症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丁基苯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pV(pic)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p-PKB(Ser473)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双过氧二钾(吡啶-2-羧基)氧代钒酸盐 血管性痴呆 海马神经元 凋亡 蛋白激酶B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07-171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38.2
字数 36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19.1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海霞 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16 51 4.0 7.0
2 袁美春 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5 14 1.0 3.0
3 张志锋 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6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过氧二钾(吡啶-2-羧基)氧代钒酸盐
血管性痴呆
海马神经元
凋亡
蛋白激酶B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