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 显微组织分析、 显微硬度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汽车转向轴齿渗碳后磨削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向轴齿磨削过程中产生裂纹主要是因为齿面产生了严重的二次淬火烧伤和磨削烧伤,表层形成了二次淬火马氏体和回火屈氏体组织;磨削过程中所产生的热应力和材料相变所产生的组织应力使齿面呈现拉应力状态,当局部应力超过了材料的抗拉强度时,磨削表面就会出现裂纹.对转向轴齿热处理工艺、 磨削工艺参数进行了调整,避免了磨削裂纹的产生,根据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齿轮齿条的啮合原理,提出了转向轴齿齿根不进行磨削的齿轮加工设计思路.
推荐文章
浅析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焊接裂纹
接头
冷裂纹
热裂纹
预防措施
磨削裂纹产生机理和预防措施
磨削加工
磨削裂纹
零件材质
热处理
渗碳淬火齿轮磨削裂纹的产生机理及预防措施
渗碳淬火齿轮
磨削裂纹
热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汽车转向轴齿磨削裂纹产生的机理及预防措施
来源期刊 锻压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转向轴齿 渗碳淬火 磨削 磨削裂纹 二次淬火
年,卷(期) 2019,(7) 所属期刊栏目 特种成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G113.1|TG14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30/j.issn.1000-3940.2019.07.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红星 25 201 9.0 13.0
3 刘华 46 184 9.0 11.0
4 张超 5 3 1.0 1.0
5 张义帅 8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转向轴齿
渗碳淬火
磨削
磨削裂纹
二次淬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锻压技术
月刊
1000-3940
11-1942/TG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
2-32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74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346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