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坝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畅导致措施与管理不到位,即信息获取的不及时、不准确、不真实、不系统,以及温控施工过程温差大、降温幅度大、降温速率大、温度梯度大等,这些问题最终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手段,结合黄登工程建设,建立了个性化理想温度控制曲线模型、温度和流量预测预报模型、温控效果评价模型、开裂风险预警模型等在线实时分析模型;开发了全坝全过程仿真分析关键技术与程序,以及普适、稳定和高精度的自动化监测和控制的仪器和设备;研发各软件功能模块和子系统,并集成为一个完整的数字黄登大坝混凝土温控智能监控系统.本系统实现了海量温控及相关要素的全面、准确、及时地自动化采集,实现了海量温控信息的自动化分析、评价和预警报警以及干预措施决策支持,实现了全坝“无人工干预”理想化智能化通水冷却,在提高通水冷却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施工差错率.应用该系统对黄登水电站大坝温控信息进行动态高效地集成管理和实时控制分析,从根本上达到混凝土温控防裂的目的,提高了黄登水电站建设质量和信息化管控水平.
推荐文章
浅谈大坝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
水利工程
混凝土工程
温控技术
裂缝防范
象鼻岭水电站大坝碾压混凝土温控措施
碾压混凝土
温控
水电工程
象鼻岭水电站
采用三维实体在黄登大坝混凝土计量中的应用
三维实体
大坝混凝土计量
应用
黄登水电站
黄登水电站大坝碾压混凝土温度控制与管理
碾压混凝土
温度控制
黄登水电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数字黄登大坝混凝土温控智能监控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来源期刊 水利水电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智能监控 温控防裂 数字黄登 信息化 混凝土坝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水工建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114
页数 7页 分类号 TV544.91
字数 45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28/j.cnki.wrahe.2019.06.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国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153 2255 27.0 37.0
2 刘毅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45 356 10.0 18.0
3 张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57 87 5.0 8.0
4 庞博慧 6 22 3.0 4.0
5 迟福东 6 11 2.0 3.0
6 郑爱武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9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智能监控
温控防裂
数字黄登
信息化
混凝土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利水电技术
月刊
1000-0860
11-1757/T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
2-426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2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96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