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Ilizarov技术结合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创伤后马蹄足畸形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8年1月采用Ilizarov技术结合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治疗21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创伤后马蹄足畸形患者资料,男17例,女4例;年龄26~65岁,平均43.9岁;软组织缺损面积6 cm×5 cm~10 cm×9 cm;软组织缺损距手术时间2.5~240.0个月;马蹄足畸形平均-38.9°(范围,-25°~-66°),平均活动度7.1°(范围,0°~18°).21例患者均行Ilizarov外固定结合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术,术后2周开始调整外固定架,逐渐缓慢矫正马蹄足畸形.术后随访皮瓣成活情况,并根据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学组(International Club Foot Study Group,ICFSG)评分标准评价马蹄足畸形矫正情况.结果 21例患者中,应用腓肠神经皮瓣15例,隐神经皮瓣6例;皮瓣大小7 cm×6 cm~11 cm×10 cm.其中17例一期行皮瓣转移,4例于初次皮瓣切取回植术后2周行皮瓣延迟转移(3例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例采用逆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1例患者术后获得8~96个月,平均20.3个月随访,其中19例皮瓣术后完全成活,2例腓肠神经皮瓣远端边缘浅层坏死,经切痂、清创、换药后顺利愈合.4例患者外固定期间出现针道浅表感染,经换药及口服抗生素后治愈.所有患者马蹄足畸形均得到矫正,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平均22°(范围,8°~38°),ICFSG评分(5.67±3.09)分,较术前(30.81±3.63)分明显减小,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15,P=0.035);其中优13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5.24%(20/21).末次随访时,无一例感染复发,患足畸形矫正,均能正常足跟着地行走.结论 应用Ilizarov外固定结合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创伤后马蹄足畸形,可同时兼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和马蹄足畸形的矫正,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