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垦粳5号为材料,设计3种土壤肥力(高、中、低肥力)和5种氮肥运筹模式[农民习惯施肥(M1)、V字形施肥(M2)、减氮施肥(M3)、减氮减磷施肥(M4)、前氮后移施肥(M5)],研究不同土壤肥力和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的影响,旨在为提高寒地水稻氮肥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稻米品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和氮肥运筹二因素互作对水稻产量、品质、氮肥利用影响显著.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3模式产量(31.2 g/穴)最高,M1、M2、M4模式依次次之;中肥力土壤条件下,M1模式产量(28.0 g/穴)最高,M2、M4模式依次次之;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1模式产量(26.7 g/穴)最高,M2、M4、M3模式依次次之.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4模式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M3和M4模式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中、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5模式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M1模式蛋白质含量较低.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3—M5模式的食味评分(84.11、83.30、83.36)较高;中肥力土壤条件下,M1、M2模式的食味评分(85.49、84.47)较高;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1、M3、M4模式的食味评分(85.17、85.39、85.14)较高.M1模式茎秆抗倒伏指数显著低于其他模式,其他模式间的差异均不显著.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4、M5模式氮肥贡献率较高;中肥力土壤条件下,各模式间差异均不显著;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2模式氮肥贡献率最低,其余模式间差异均不显著.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3模式的地上部吸氮量、氮肥农学利用率(51.46%)、氮肥吸收利用率(66.83 g/g)和氮肥偏生产力(131.52 g/g)最高,M5模式的氮肥生理利用率(134.54 g/g)最高;中肥力土壤条件下,M5模式的氮肥吸收利用率(58.29 g/g)、M4模式的氮肥偏生产力(104.05 g/g)、M1模式的氮肥生理利用率(100.18 g/g)最高,M2模式较高;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2模式的地上部吸氮量、M2模式的氮肥吸收利用率(61.18 g/g)、M4模式的氮肥偏生产力(100.39 g/g)、M1模式的氮肥生理利用率(90.93 g/g)最高,M3模式较高.综合考虑,高肥力土壤采用M3模式、中肥力土壤采用M2模式、低肥力土壤采用M3模式有利于协调寒地水稻产量、品质、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推荐文章
氮肥运筹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氮肥运筹
水稻产量
品质
氮肥运筹对寒地不同分蘖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寒地水稻
分蘖力
肥力
产量
品质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冬小麦
氮肥
追施
籽粒品质
氮肥利用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土壤肥力和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寒地水稻 土壤肥力 氮肥运筹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4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511
字数 74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9.02.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5)
共引文献  (1277)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2)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2(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3(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4(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5(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6(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7(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8(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9(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0(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2(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3(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5(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寒地水稻
土壤肥力
氮肥运筹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4-3268
41-10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
36-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9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