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腰椎假体——可动人工腰椎的稳定性及活动度.方法 取15具成人新鲜腰椎标本,随机分为生理组、融合组、非融合组.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采集L2椎体及邻近椎间盘的解剖参数,利用3D打印与机械加工技术个性化制作假体.融合组与非融合组行L2椎体及邻近椎间盘部分切除术后分别植入钛笼、钛板与可动人工腰椎,生理组标本不做处理.术后行影像学检查,判断假体位置及脊髓情况.对三组标本在前屈、背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方向上进行7.5 N·m载荷的生物力学测试,测量手术部位及邻近椎间盘的活动度.结果 个性化制作的假体由椎体部件、椎间盘部件、复合材料球三部分构成.术后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假体移位、脊髓压迫等情况.非融合组T12L1椎间隙在前屈、背伸、左侧弯、右侧弯状态下的ROM(分别为3.68°±0.86°、3.52°±0.86°、2.64°±0.93°、2.58°±0.76°)与生理组(分别为3.98°±0.90°、3.74°±0.91°、2.94°±1.10°、2.96°±0.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融合组ROM(分别为5.28°±0.83°、5.32°±0.42°、4.72°±1.10°、4.94°±1.17°)较生理组与非融合组增大.非融合组L1.2与L2.3椎间隙在前屈、背伸、左侧弯、右侧弯状态下的活动度(L1.2分另为4.62°±0.51°、4.34°±0.67°、3.16°±0.55°、3.28°±0.41°,L2.3分别为4.54°±0.58°、4.36°±0.65°、3.26°±0.21°、3.42°±0.37°)与生理组(L1.2分别为4.10°±0.53°、3.72°±0.42°、2.74°±0.50°、3.04°±0.40°,L2.3分别为4.26°±0.72°、4.08°±0.77°、3.00°±0.36°、3.20°±0.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大于融合组(L1.2分别为1.10°±0.35°、1.28°±0.31°、0.84°±0.34°、0.80°±0.43.,L2.3分别为1.14°±0.30°、1.18°±0.28°、0.94°±0.36°、1.06±0.32°).生理组T12~L3全节段左、右旋转活动度分别为4.47°±0.99°、4.40.±0.70.,非融合组分别为4.60°±0.90.、4.50.±0.77°,融合组分别为3.85°±0.50.、3.72°±0.70°,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动人工腰椎可部分保留手术节段在前屈、背伸、侧弯及旋转方向上的活动度,能有效避免邻近节段椎间隙活动度增大.体外生物力学试验证实假体植入后可以获得较好的即刻稳定性.
推荐文章
可动人工颈椎假体的研制及生物力学研究
颈椎
次全切除术
融合
非融合
可动颈椎
生物力学
自体筋膜固定腰椎滑脱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生物力学
腰椎滑脱
腰椎失稳
筋膜
股骨颈骨折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股骨颈骨折
固定
生物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动人工腰椎的研制及体外即刻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腰椎 假体设计 生物力学 活动范围,关节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159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49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9.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贺西京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297 1900 20.0 32.0
2 高坤 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 49 310 10.0 16.0
3 高延征 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 130 615 12.0 18.0
4 余正红 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 20 123 6.0 10.0
5 杨寅 西安市中心医院骨科 29 82 6.0 8.0
6 刘俭涛 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 6 7 2.0 2.0
7 吕东波 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 3 5 2.0 2.0
8 王宏博 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3)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腰椎
假体设计
生物力学
活动范围,关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骨科杂志
半月刊
0253-2352
12-1113/R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
6-1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116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