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Glycine max)器官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对预测未来生态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重要作用.以大豆为试验材料,利用开顶室气室(OTCs)探讨臭氧胁迫对大豆不同器官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处理:CK处理(对照,O3浓度为45 nmol·mol-1)、T1处理(O3浓度为(80±10)nmol·mol-1)、T2处理(O3浓度为(110±10)nmol·mol-1).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大豆根系和茎秆N含量呈升高趋势,叶片N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臭氧浓度升高使根N含量在分枝期和结荚期显著升高(P<0.05),开花期T1处理下显著降低7.13%(P<0.05),T2处理下显著升高17.37%(P<0.05);茎N含量均显著升高,叶片N含量在开花期显著升高,结荚期显著降低.臭氧浓度升高使大豆根、茎、叶P含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仅有根系P含量在开花期T1处理下显著降低15.96%(P<0.05),叶片P含量分别在分枝期和结荚期T2处理下显著降低25.10%和11.37%(P<0.05).茎和根P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根和茎中N和P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N含量和N/P在各器官中表现为叶>根>茎;P含量在各器官中无显著差异.各器官N含量变异系数表现为茎>根>叶;P含量在各器官中变异系数相似;N/P变异系数表现为叶>根>茎.随着臭氧浓度升高和生育期的延长,大豆各器官N/P均小于14,说明大豆生长主要受N素限制.
推荐文章
毛竹林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海拔梯度效应
毛竹
海拔
生态化学计量
环境变化对兴安落叶松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兴安落叶松
环境变化
生态化学计量学
长期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质-微生物的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
化学计量学
长期施肥
黑土
土壤有机质
微生物生物量
内稳性
广西澄江喀斯特湿地沉水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沉水植物
生态化学计量学
喀斯特湿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臭氧胁迫对大豆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变异系数 养分循环 植物器官 生态化学计量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9-306
页数 8页 分类号 Q948.11|X171.5
字数 772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岩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75 398 11.0 17.0
2 赵天宏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74 1644 23.0 38.0
3 田荣荣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6 24 3.0 4.0
4 武红艳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4 9 1.0 3.0
5 孙铭禹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3 0 0.0 0.0
6 张铭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0)
共引文献  (511)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5(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变异系数
养分循环
植物器官
生态化学计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