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种业       
摘要:
陇糜14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伊选黄糜作母本、晋黍8号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丰产糜子新品种,2018年通过了甘肃省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组织的科技评价.陇糜14号丰产性好,2年多点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521.6kg/hm2,较对照陇糜10号增产7.4%.陇糜14号抗黑稳病,人工接种鉴定黑穗病发病株率5.6%.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陇糜14号黄米粗蛋白15.73%,粗脂肪2.73%,粗淀粉76.49%,赖氨酸0.26%,直链淀粉18.46%,胶稠度135mm,消碱值5.8级,烹制干饭食味品质较好,粗脂肪含量低黄米不易酸败耐贮藏.该品种适宜在海拔1650~1900m的地区春播,海拔1200~1400m的地区复种.
推荐文章
糜子新品种陇糜11号选育报告
糜子
新品种
陇糜11号
选育
优质抗旱早熟糜子新品种陇糜8号选育报告
优质
抗旱
早熟
糜子
陇糜8号
选育
糜子新品种陇糜13号选育报告
糜子
新品种
陇糜13号
选育
糜子新品种陇糜12号选育报告
糜子
新品种
陇糜12号
选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糜子新品种陇糜14号的选育
来源期刊 中国种业 学科
关键词 陇糜14号 丰产 优质 适种区域
年,卷(期) 2019,(8) 所属期刊栏目 育繁制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6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继红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70 511 13.0 19.0
2 董孔军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58 425 12.0 17.0
3 杨天育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69 499 13.0 18.0
4 任瑞玉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43 342 10.0 17.0
5 张磊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43 282 9.0 15.0
6 刘天鹏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3 89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陇糜14号
丰产
优质
适种区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种业
月刊
1671-895X
11-4413/S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7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31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