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求适于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的水分调控措施,选取该地区典型的苹果×大豆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覆盖与调亏灌溉2种节水措施,分析了不同水分调控措施对苹果和大豆根系空间分布、耗水量与水分利用等指标的影响.试验设置灌溉上限3个水平:田间持水量的55%(W1,低水),70%(W2,中水)和85%(W3,高水),2种覆盖材料:秸秆覆盖(M1)和地膜覆盖(M2).结果表明:水分调控措施增加了苹果和大豆总根长密度,且扩大了苹果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根长分布.苹果根长密度与距树行距离呈负相关,而大豆则呈正相关,且均与垂直深度存在负相关关系.大豆鼓粒期土壤水分随距树行距离的增加先减后增,最小值为距树行1.5~2.0m,与清耕(CK0)和单-覆盖(CK1和CK2)相比,水分调控措施能显著提高0-60 cm土层内的土壤水分.聚类分析表明水分调控下苹果和大豆主要水分竞争区域为距树行0.5~1.5m、垂直方向0-40 cm土层范围内.M2W2处理苹果细根集中分布在20-40 cm土层,大豆细根主要在0-20 cm土层,根系错位分布缓解了种间水分竞争,其耗水量可较W3组减少40~50 mm,且其产量和水分利用可分别较其他水分调控措施提高29.37%~41.92%,12.29%~53.35%%,同时可使间作系统净收益最大,可达2 976.5元/hm2.由此建议在未坐果的幼龄苹果树行间间作大豆时采用地膜覆盖措施,同时在分枝期灌水150 m3/hm2,结荚期灌水400 m3/hm2,鼓粒期灌水300 m3/hm2,可显著提高间作系统水分利用水平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