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液相电化学沉积技术,分别以甲醇溶液和B2O3为碳和硼源,以硅粉作为成核剂,成功地制备了掺硼碳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表明所制备的碳材料在基体表面呈现不均匀分布,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证实硼以原子态的形式存在于制备的碳材料中.电催化性能测试表明所制备的掺硼碳材料在-0.4V附近有明显的氯还原峰,而且随着B2O3添加量的增加,样品氧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显著提高,平均转移电子数从未掺硼的2.2增加到3.7,且抗甲醇性能和耐久性相较于Pt/C有大幅度提升.
推荐文章
二硫化三镍膜材料的表面修饰及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二硫化三镍膜材料
电催化性能
表面修饰
LDHs的制备及在电催化领域研究的进展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
氧气电催化
碳基复合LDHs纳米材料
LiNixNn2-xO4的制备、结构及其电催化性能
金属氧化物
尖晶石型结构
电催化剂
锌空气电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掺硼碳材料的制备新方法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电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液相电化学沉积 硼掺杂碳材料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阴极催化剂材料 氧还原反应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51-195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M911
字数 26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087X.2019.1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贵锋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7 107 6.0 9.0
2 黄昊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0 103 5.0 9.0
3 何洋洋 大连民族大学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 12 14 3.0 3.0
4 李婧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2 78 5.0 8.0
5 索妮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液相电化学沉积
硼掺杂碳材料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阴极催化剂材料
氧还原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源技术
月刊
1002-087X
12-1126/TM
大16开
天津296信箱44分箱
6-28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23
总下载数(次)
56
总被引数(次)
5581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