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外泌体(EVs)也称作胞外囊泡,是细胞内多泡体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基质中的磷脂双分子层小囊泡.1983年,研究人员在绵羊网织红细胞中首次发现外泌体,最初认为外泌体只是细胞代谢废物,但随着对其生物来源 、物质构成 、运输 、细胞间信号传导及在体液中分布等方面深入研究,发现外泌体具有多种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外泌体在肿瘤早期诊断 、肿瘤转移和扩散等方面都扮演重要角色,并且有可能成为新型药物载体应用在肿瘤治疗方面.随着外泌体功能和生物学特点的深入研究,这种新型药物载体技术也有可能应用到抗寄生虫病,为寄生虫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推荐文章
寄生虫来源的外泌体研究进展
寄生虫
外泌体
寄生机制
免疫应答
外泌体调控寄生虫感染与免疫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
寄生虫
感染
免疫
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研究进展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诊断方法
预防
外泌体在寄生原虫中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
寄生虫
宿主
相互作用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外泌体在肿瘤及寄生虫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动物医学进展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外泌体 肿瘤 寄生虫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文献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1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S852.7|R730.5
字数 464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7)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4(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5(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16(38)
  • 参考文献(15)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7(15)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外泌体
肿瘤
寄生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医学进展
月刊
1007-5038
61-1306/S
大16开
陕西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52-6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31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64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