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厥阴病之渴乃胃热所致,此热乃虚热,“消渴”和“吐蛔”实非厥阴提纲的“必然证”,而是“或然证”.小青龙汤证水气停留在“胸膈之间”,致“寒水射肺”或“支乘于心”,寒水射肺则“欲饮水”,支乘于心则“恶水不欲饮”,故小青龙汤证有“渴”与“不渴”.文蛤散证实乃水饮所致,此水在胸隔之间时,“渴”与“不渴”均可出现.五苓散证之渴的原因比较独特,是由“肺中、心下有水”和“脾虚客热”共同作用而致,仲景称之消渴.《伤寒论》中的口渴多为“阳明有热”和“水气内停”所致,亦有复杂情况,涉及此两个因素中的一个时患者反无口渴,与人体阳气的功能状态和涉及脏腑不同相关.
推荐文章
《伤寒论》脾胃病证治探要
伤寒论
脾胃病
痞满
便秘
呕吐
下利
腹痛
《伤寒论》上热下寒证5首经方浅析
伤寒论
上热下寒证
经方
《伤寒论》治则治法研究
《伤寒论》
治则
治法
祛邪八法
伤寒学、《伤寒论》与《伤寒论》学
张仲景
伤寒学
伤寒论
伤寒论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伤寒论》之渴(下)
来源期刊 河南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厥阴病 小青龙汤证 文蛤散证 五苓散证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张仲景
年,卷(期) 2019,(10) 所属期刊栏目 张仲景学术思想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59-146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2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19.10.036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文华 长沙医学院中医学院 11 16 2.0 3.0
2 王明炯 长沙医学院中医学院 25 25 2.0 3.0
3 余钰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 8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厥阴病
小青龙汤证
文蛤散证
五苓散证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张仲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中医
月刊
1003-5028
41-1114/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36-40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87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