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生态浮床不仅能为水生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还可吸附水中的磷、氮等元素,已成为河流、水库等地表生态治理的主流技术.通过对植物源(活性炭、竹粉生物炭)、矿物源(蛭石)以及动物源(牡蛎壳、改性牡蛎壳)等基质对氨氮、总磷的吸附特性研究,得到了最为合理的基质组合,即:组合B(600℃改性牡蛎壳∶蛭石∶木粉生物炭=1∶2∶1),氨氮及总磷的去除效果分别为75.05%和78.68%;对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吸附总磷及氨氮的效果研究发现,美人蕉+狐尾藻的植物配置与基质B的组合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最好,对氨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0.06%及79.87%.为自然湖泊水体的净化研究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9种水生植物对模拟污水中氮、磷的生物净化效果
模拟污水
水生植物
生物净化
筛选
10种水生植物的氮磷吸收和水质净化能力比较研究
水生植物
氮、磷吸收
水质净化
水生植物刈割对生态沟渠中氮、磷拦截的影响
生态沟渠
刈割
氮磷拦截
去除效率
5种水生植物脱氮除磷能力比较
水生植物
净化能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态浮床水生植物总磷和氨氮去除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水利技术监督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生态浮床 植物源 氨氮 吸附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3-145,2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X52
字数 25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1305.2019.03.04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鹏飞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6)
共引文献  (10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态浮床
植物源
氨氮
吸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利技术监督
双月刊
1008-1305
11-3918/TV
大16开
北京德外六铺炕北小街2-1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4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15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