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种业       
摘要: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漯麦26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表明,在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中,穗粒数对漯麦26的产量形成影响最大,关联度为0.7517,株高对产量的影响最小,关联度为0.6988.其他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依大小表现为:有效穗(0.7501)、成熟期(0.7448)、千粒重(0.7282)、生育期(0.7256)、抽穗期(0.7235)、成穗力(0.7163)、成穗率(0.7092)、分蘖力(0.7015).在今后的高产示范及推广应用中,应针对漯麦26的这一特点,制定相应的栽培措施以稳定穗粒数,充分发挥其高产稳产潜力.
推荐文章
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玉米
产量
主要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特早熟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分析
特早熟玉米
农艺性状
产量
灰色关联分析
花生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花生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漯麦26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种业 学科
关键词 漯麦26 农艺性状 产量 灰色关联分析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95X.2019.12.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晓霞 20 54 4.0 6.0
2 李爱国 14 39 4.0 6.0
3 张文斐 5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漯麦26
农艺性状
产量
灰色关联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种业
月刊
1671-895X
11-4413/S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7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31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