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实验研究了脱硫对熏硫'黑叶'荔枝果实采后品质、亚硫酸盐残留量和果肉中亚硫酸盐代谢的影响.测定对照(施保克)、熏硫和脱硫处理的果实4℃贮藏期间的色度值、褐变指数、腐烂率、亚硫酸盐残留量及果肉中亚硫酸盐氧化酶(sulfite oxidase,SO)、腺苷-5'-磷酰硫酸还原酶(adenosine 5'-phosphosulfatezoline reductase,APR)、亚硫酸盐还原酶(sulfite reductase,SiR)、丝氨酸酰基转移酶(serine acetyltransferase,SAT)和乙酰丝氨酸裂解酶(O-acetylserine(thiol)lyase,OAS-TL)活力和基因表达.结果表明:贮藏期间脱硫果实较熏硫果实提前转红;脱硫和熏硫荔枝的果皮褐变指数和腐烂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相比熏硫,脱硫使果皮水分质量分数降低和相对电导率升高的幅度更大,抑制呼吸的效果则相近;脱硫使果皮亚硫酸盐含量大幅降低,并使得果肉亚硫酸盐含量在贮藏16 d后降至接近对照组的水平;贮藏期间除APR外,熏硫和脱硫后果肉中其他4种酶的活力均呈现上调,即贮藏过程中处理组SO、SAT活力分别较同时期对照组上调2.0、8.6~26.7倍,而脱硫果肉SAT活力仅在贮藏0 d较对照组上调11.1倍,之后迅速下降,贮藏32 d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熏硫和脱硫果肉中5个基因的表达则均在贮藏中后期总体高于对照.上述结果表明,脱硫可加快熏硫荔枝果皮恢复红色,获得与熏硫相当的保鲜效果,大幅降低了熏硫荔枝的硫残留,保障其食用安全.脱硫和熏硫荔枝果肉中SO和SAT活力的上调表明,SO酶促氧化反应是荔枝果肉亚硫酸盐降解中占主导和最稳定的方式,SAT和SiR主导的还原途径则可能作为氧化途径的补充.
推荐文章
亚硫酸盐失效原因及防止方法的研究
亚硫酸盐
氧腐蚀
自动氧化
高盐水条件下亚硫酸盐氧化特性实验研究
亚硫酸盐氧化
脱硫废水
氧化还原电位
溶解氧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硝酸锶中硫酸盐及亚硫酸盐的含量
离子色谱
硝酸锶
硫酸盐
亚硫酸盐
亚硫酸盐预处理对蔗渣酶水解效率的影响
中性亚硫酸盐预处理
葡萄糖回收率
酶水解
H因子
亚硫酸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脱硫对熏硫'黑叶'荔枝采后品质及果肉亚硫酸盐代谢的影响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荔枝果实 采后品质 熏硫 脱硫 亚硫酸盐降解
年,卷(期) 2019,(7) 所属期刊栏目 包装贮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8-246
页数 9页 分类号 TS255.36
字数 89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0211-14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冬梅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部南亚热带果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41 512 12.0 21.0
2 吴振先 32 600 11.0 24.0
3 罗焘 1 0 0.0 0.0
4 李双双 1 0 0.0 0.0
5 郭晓萌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5)
共引文献  (219)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荔枝果实
采后品质
熏硫
脱硫
亚硫酸盐降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