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得到针织物在热定型过程中的应变理论模型,首先通过分析热定型过程中弹力针织物在常温拉伸、加热伸缩、冷却收缩阶段中热塑性和应变力学特性,推导出高弹应变模型和塑性应变模型.其次通过分析针织物定张力加热过程高弹形变时应变松弛时间、弹性模量及黏度,推导出针织物定张力加热过程的应变模型;结合热塑性和应变力学特性,进而得到加热过程针织物形变模型;最后通过分析冷却过程中的收缩率模型推导出纤维收缩形变模型,联合以上2个形变模型得到弹力织物经向与纬向热塑性应变模型.结合实际热定型工艺,由热塑性应变模型得到幅宽和面密度与热定型加工的温度、加热时间以及经、纬向拉伸量的热塑性机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用实际生产中的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该热塑性机理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推荐文章
针织物热定型质量因素的团树传播
热定型
贝叶斯网络
团树传播算法
质量因素分析
针织物热定型质量因素的团树传播
热定型
贝叶斯网络
团树传播算法
质量因素分析
熔纺氨纶混纺针织物的防脱散性能分析
熔纺氨纶
热定型
黏结
防脱散性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的弹力针织物吸湿速干性评价
弹力针织物
液态水动态传递
吸湿速干
灰色关联度
权重关联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定型过程弹力针织物热塑性应变模型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弹力针织物 热定型 热塑性 应变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2-899
页数 8页 分类号 TP2|TS1
字数 57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17/j.issn.1672-7207.2019.04.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福江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91 385 9.0 14.0
2 周丽春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18 98 5.0 9.0
3 刘顺菁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2 5 1.0 2.0
4 楚贝贝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弹力针织物
热定型
热塑性
应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2-7207
43-1426/N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校内
42-19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1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912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