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采用悬浮液等离子喷涂技术(SPS)在纯钛表面制备氟代羟基磷灰石/硅酸钙(FHA/CS)生物复合涂层.方法 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对复合涂层的物相组成、组织结构和显微形貌进行分析.通过动电位极化测试和体外生物活性测试,分析复合涂层在模拟体液(SBF)中的腐蚀行为和类骨磷灰石形成能力.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分析涂层中Ca2+的释放行为,评估复合涂层的化学稳定性.采用划痕法表征涂层的结合强度.结果 SPS制备的复合涂层具有粗糙的表面和层片堆叠结构.涂层中FHA和CS两相分布均匀,结晶性良好.复合涂层临界载荷达到111.43 N,比单一FHA涂层提高62.5%.与纯钛相比,涂层样品具有较高的腐蚀电位(Ecorr)和较低的腐蚀电流密度(Jcorr).在SBF溶液中浸泡3天,涂层样品表面被类骨磷灰石完全覆盖.ICP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中Ca2+释放速率低于单一CS涂层.结论 通过SPS在纯钛表面制备的FHA/CS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耐腐蚀性能和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复合涂层中FHA组分的存在有利于提高涂层的化学稳定性.
推荐文章
固/液相等离子喷涂制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电极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固/液相等离子喷涂
复合电极
微观组织
等离子喷涂CuNiIn涂层性能研究
CuNiIn涂层
等离子喷涂
涂层性能
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低氧含量厚钨涂层
钨粉
等离子球化
大气等离子喷涂
钨涂层
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的应用
等离子喷涂
陶瓷涂层
涂层性能
研究现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悬浮液等离子喷涂制备FHA/CS复合涂层
来源期刊 表面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氟代羟基磷灰石 硅酸钙 悬浮液等离子喷涂 化学稳定性 结合强度 体外生物活性
年,卷(期) 2019,(7) 所属期刊栏目 表面强化及功能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0-346
页数 7页 分类号 TG174.4
字数 41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9.07.03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氟代羟基磷灰石
硅酸钙
悬浮液等离子喷涂
化学稳定性
结合强度
体外生物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表面技术
月刊
1001-3660
50-1083/TG
16开
重庆市2331信箱(重庆市九龙破区石桥铺渝州路33号)
78-3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47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34163
相关基金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Neimenggu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www.btsti.com/policy/district/2005-1-27/20051271058235030.htm
项目类型: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