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超虚折射重构利用多个稳相位点波场的叠加来提高初至信噪比.常规褶积型超虚折射由于不同偏移距对应的稳相位点个数不同,使得重构的超虚折射波场振幅严重不均衡.研究通过虚折射与原始波场的互相关重构得到相关型超虚折射,其振幅不均衡特征与褶积型恰好相反,两者叠加可以得到振幅均衡的超虚折射波场.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际数据验证了褶积型与相关型超虚折射叠加的优势,证实了超虚折射可以有效地提高初至波场的信噪比.尤其对远偏移距初至而言,初至波场的信噪比提高更加有效.研究指出重构道集波形变胖是由有效频带变窄造成的,并分析了坏道对重构波场的影响.
推荐文章
浅层折射波法在隧道工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折射波法
隧道
工程地质勘察
复杂介质的折射波射线追踪
块状模型
射线追踪
折射波
逐段迭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振幅均衡的超虚折射波场重构
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超虚折射 振幅均衡 稳相位 初至 坏道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3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31
字数 40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2783.2019.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怀山 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0 896 17.0 26.0
2 吴卫华 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3 雷朝阳 2 0 0.0 0.0
4 吴树梁 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超虚折射
振幅均衡
稳相位
初至
坏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技论文
月刊
2095-2783
10-1033/N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4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47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