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时辰针刺足三里对胃肠功能的影响,以探讨子午流注纳子法对针刺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运用EGEG-8胃肠电图仪分别检测胃经旺时和非旺时1导联(胃体)和4导联(胃窦)的针刺足三里穴前10 min、针刺时20 min的胃肠电波形的平均幅值和反应面积的变化.结果:针刺足三里后,胃经旺时和非旺时的平均幅值和反应面积对比针剌前均出现有升有降,且胃经旺时胃体部分的上升和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窦部分有双向调节的良性影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经非旺时仅见上升情况下胃体部分的平均幅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下指标的对比有双向调节的良性影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胃经非旺时对比,胃经旺时的胃体的平均幅值和反应面积变化更明显,二者的变化有统计学(P<0.05);而二者在胃窦部位的平均幅值和反应面积变化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以调节胃肠活动,且旺时针刺的效应比非旺时时显著,说明了子午流注纳子法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提高针刺疗效.
推荐文章
针刺足三里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腹部手术
针灸疗法
足三里
胃肠功能
电针足三里、上巨虚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电针
足三里
上巨虚
胃肠功能紊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时辰针刺足三里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医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电图 子午流注 足三里/针刺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针灸经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2
字数 42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910.2019.04.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金森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经络研究室 136 1357 19.0 33.0
2 孔小洁 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电图
子午流注
足三里/针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研究
月刊
1001-6910
41-1124/R
大16开
郑州市城北路7号
36-130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7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04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