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引起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病原体种类越来越多,其中光滑念珠菌已位居第二.抗真菌药物广泛使用使得光滑念珠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临床治疗易导致失败.目前,两种或多种抗真菌剂的联合治疗已在临床实施,同时各种研究性抗真菌药物尚处于临床前或临床开发阶段,其中部分抗真菌药物可能对耐唑类或棘白菌素类光滑念珠菌感染有效.该文从光滑念珠菌对常见抗真菌药物耐药着手,就新型抗真菌剂及联合使用抗真菌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剂提供理论基础.
推荐文章
光滑念珠菌生物膜形成机制及其抗性研究
光滑念珠菌
生物膜
调节因子
抗性机制
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耐药机制及其相应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念珠菌
两性霉素B
耐药机制
治疗策略
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变迁
白念珠菌
无菌体液
风险因素
耐药性变迁
白念珠菌生物被膜治疗研究进展
白念珠菌
生物被膜
治疗
抗真菌药物
生物材料的改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侵袭性光滑念珠菌感染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光滑念珠菌 耐药机制 治疗策略 新药 联合治疗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15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6.5|R978.5
字数 44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19.01.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中新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116 965 17.0 23.0
2 刘赟蕾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3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滑念珠菌
耐药机制
治疗策略
新药
联合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