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334例ⅠB~ⅡA期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34例行宫颈癌根治术并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4例宫颈癌患者中,27例(8.08%)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分期、术前SCC水平、肌层浸润深度、颈管受侵、脉管瘤栓、神经侵犯、宫体受侵、髂总淋巴结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个数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有关,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宫体受侵、髂总淋巴结转移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个数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宫体受侵、髂总淋巴结转移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个数是ⅠB~ⅡA期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充分评估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判断疾病预后,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癌
淋巴结转移
病理因素
高危因素
268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子宫内膜肿瘤
淋巴转移
淋巴细胞,肿瘤浸润
CA-125抗原
危险因素
病理学,临床
回顾性研究
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争议问题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LN)
宫颈癌
淋巴结清扫
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宫颈癌
盆腔淋巴结转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334例早期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医学研究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宫颈癌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危险因素 转移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9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7
字数 37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19.01.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楼寒梅 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瘤科 34 159 7.0 10.0
2 闫鼎鼎 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瘤科 9 67 5.0 8.0
3 周建松 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瘤科 11 67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颈癌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危险因素
转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研究杂志
月刊
1673-548X
11-545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2-59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35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