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50年代由于我国高小、中学校办学规模扩大,毕业人数上升,但是大学的规模变化不大,导致有大量的毕业生没有办法升入大学。另一方面,城镇就业压力加大,有很多失业人口。中央政府为了缓解这些矛盾,开始鼓励学生去农村去,进行贫下中农再教育,支援乡村建设。时毕业生和部分社会闲散人员作为知青下乡,河南省也派出学生进行下乡插队。本文主要参考河南省情网上的资料和省内各个地方的地方志,从安置形式、补贴情况和当地群众、政府关怀的角度出发,来说明有关河南知青下乡待遇的情况。
推荐文章
佳木斯知青记忆及知青精神对当代的作用分析
知青回忆
历史状况
北大荒
艰苦奋斗
“新知青”生存现状及影响因素统计调研分析
“新知青”
生存现状
影响因素
对策
“通时合变”的危机——《卖烟叶》与赵树理农村知青想象的“终结”
赵树理
农村知青
《卖烟叶》
说故事
问题青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有关河南知青下乡待遇情况的探讨
来源期刊 海外文摘·学术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河南 知青 生活
年,卷(期) hwwzxs_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0027-0029
页数 3页 分类号 D6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震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南
知青
生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外文摘·学术
半月刊
1003-2177
11-1820/Z
北京市西四北五条26号
出版文献量(篇)
3954
总下载数(次)
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