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兽医杂志       
摘要:
一批绿猴,尾巴末端有萎缩、坏死现象,对病料进行真菌培养,可以看到大量菌丝和孢子.患部细菌分离,革兰染色可见阴性和阳性球菌,并分离出溶血性阳性球菌和溶血性梭菌各一种.细菌纯化培养、分离并注射小鼠后,可见小鼠头颈部以及背部被毛脱落,尾巴有红斑现象.对患病猴尾部进行高锰酸钾浸泡、清洗,涂抹碘甘油及抗真菌膏剂,同时结合对其断尾,外科缝合,发现效果较好,创面较短时间愈合,并长出新的被毛,未见有新创口出现.本试验通过对绿猴尾部坏死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的探究,初步确定病因为混合感染,发现对尾巴用高锰酸钾浸泡、清洗,涂抹外用药及断尾可以很好解决尾部坏死问题.为绿猴及其他动物有相似病症的病因探寻及治疗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元江芦荟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芦荟
根腐病
病原菌
ITS鉴定
元江
仙客来萎凋病病原菌分离及防治试验
仙客来
萎凋病
病原菌
防治
琼中绿橙炭疽病病原菌基础生物学特性研究
绿橙
炭疽菌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翘嘴鳜肝肾坏死症病原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翘嘴鳜
肝肾坏死症
病原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绿猴尾部末端坏死组织的病原菌分离及治疗
来源期刊 中国兽医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绿猴 尾部 坏死 溶血性阳性球菌 溶血性梭菌 真菌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动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121,中插9-中插10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65.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陆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134 819 13.0 22.0
2 杨玉荣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85 787 13.0 25.0
3 陆瑶瑶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12 37 4.0 5.0
4 王凯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14 70 6.0 8.0
5 黄亚强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3 0 0.0 0.0
6 裴春圃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绿猴
尾部
坏死
溶血性阳性球菌
溶血性梭菌
真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兽医杂志
月刊
0529-6005
11-2471/S
大16开
195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89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40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