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公法与私法责任在调整社会关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随着公私法的不断融合与渗透,尤其在涉及公共利益及环境资源保护方面,这两种责任模式的结合更能发挥制度优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作为一种新型的诉讼形式,无论是传统的公法责任抑或是私法责任都不能“独善其身”.本文分析了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模式、立法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进而指出我国现阶段建立私法操作程序下,融合以政府为索赔主体与环境修复实施、监管主体的公法手段的混合责任制度有利于克服单一责任模式的局限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保护公益的目的.
推荐文章
林业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的困境及破解
林业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损害
损害责任
责任追究制度
浅析南极环境损害责任制度
责任附件六
南极环境保护
责任制度
芬兰环境损害责任立法及其启示
环境损害责任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环境损害补救
环境责任指令
转化立法
芬兰
浅析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海洋生态环境
损害赔偿
生态环境损害
损害指数
海洋生态文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公私法互融背景下的域外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期刊 环境保护 学科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责任模式 公众参与 政府索赔权 域外经验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国际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99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琪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4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责任模式
公众参与
政府索赔权
域外经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保护
半月刊
0253-9705
11-1700/X
大16开
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楼环境大厦
2-605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41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77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