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国内针对高强钢构残余应力的研究开展相对较晚,但已有一系列成果问世,目前已开展了许多关于低碳钢截面残余应力实验,但对于高强钢的研究还比较少,由于高强度钢和低碳钢在材料本构关系和热性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要研究高强度钢材的焊接残余应力.文章主要研究了国内一些学者提出的针对高强钢焊接H型截面和焊接箱型截面残余应力的分布模式,并与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1]进行比较,分析了影响残余应力的因素.
推荐文章
高强钢Q890中厚板残余应力测量技术
高强钢
中厚板
残余应力
测试技术
高强钢20MnTiB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高强钢20MnTiB
盲孔法
残余应力
分布曲线
焊后消氢处理工艺对高强钢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焊接
残余应力
消氢处理
盲孔法
高温屈服极限对高强钢焊接变形及残余应力影响的仿真研究
高温屈服极限
焊接变形
焊接残余应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强钢残余应力模式及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四川建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强钢 残余应力 H型截面 箱型截面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建筑设备与建筑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4-285,288
页数 3页 分类号 TU511.3
字数 237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建旭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强钢
残余应力
H型截面
箱型截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建筑
双月刊
1007-8983
51-1133/TU
大16开
成都市解放路二段95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566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303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