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代谢组学的方法观察乳腺癌患者的血清代谢产物变化规律,并将其用于发现诊断乳腺癌病情进展及治疗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正常人和乳腺癌病人的血清标本,分为正常人组49例,乳腺癌组31例.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检测,将所得数据输入SIMCA-14.0软件,对其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如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式识别分析各代谢物的变化.结果:乳腺癌和正常组血清产物水平呈现不同的分布.结论:代谢组学方法可展示乳腺癌血清中代谢产物的变化特点,为进一步发现乳腺癌发病的生物机制奠定基础.
推荐文章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的乳腺癌转移相关 代谢标志物的筛选
色谱法,液相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血清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代谢组学
基于液质联用的豚鼠血清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研究
液质联用(UPLC-QTof/MS)
代谢组学
血清方法学
质量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乳腺癌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癌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差异代谢物 人血清
年,卷(期) 2019,(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0-16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2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16.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史佳 34 224 9.0 13.0
2 吕翔宇 3 3 1.0 1.0
6 熊玥 3 3 1.0 1.0
7 卢嘉微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4 5 2.0 2.0
8 张淑芳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2 1.0 1.0
9 王江涛 3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癌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差异代谢物
人血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半月刊
1001-5213
42-1204/R
大16开
武汉市汉口胜利街155号
38-50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01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017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