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西秦岭德乌鲁一带华日组为一套中酸性火山岩,分布于夏河—合作大断裂和力士山—围当山断裂之间.通过对这套火山岩总体特征研究,其具有SiO2含量58.1%~70.27%(>52%);Al2 O3含量14.59%~17.98%>(15%);MgO含量0.21%~4.66%<(5%);Mg#为0.12~0.47(<0.5);里特曼指数δ为0.23~1.92(<4),为钙碱性系列;Sr含量103×10-6~388×10-6<400×10-6为喜马拉雅型花岗岩(Sr<400×10-6);Y含量1.76×10-6~15.9×10-6(<18×10-6),与经典C型埃达克岩定义一致.华日组火山岩一段安山岩和二段杏仁状安山岩中获得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26.3±1.1Ma和231.7±2.1Ma,表明火山岩形成于晚三叠世.结合西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特征,认为华日组火山岩形成于秦岭造山带碰撞后的陆相环境.因此,晚三叠世早期,秦岭造山带的陆陆碰撞,扬子板块俯冲至华北板块之下使得地壳增厚、地热梯度增高.下地壳中变质的玄武岩由于温度升高,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熔体.而埃达克岩的高温和高压萃取了大量Au、Cu元素,从而形成富金含矿热液,在岩浆侵入后期,含矿热液充填于华日组火山岩和德乌鲁岩株中形成岗岔金矿、以地南铜金矿等矿床.
推荐文章
西秦岭下三叠统华日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地球化学
火山岩
构造环境
华日组
西秦岭
西藏冈底斯东段叶巴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构造意义
西藏冈底斯带
叶巴组火山岩
地球化学特征
大地构造环境
松辽盆地下白垩统营城组火山岩喷发旋回特征
松辽盆地
早白垩世
火山岩
储集层
喷发旋回
地球物理特征
标志
成藏特征
普光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普光地区
须家河组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秦岭上三叠统华日组火山岩埃达克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矿产勘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火山岩 埃达克质岩 地质意义 华日组 西秦岭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1-1368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9
字数 454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海峰 17 125 5.0 11.0
2 李注苍 14 141 5.0 11.0
3 张学奎 3 12 1.0 3.0
4 齐建宏 7 44 2.0 6.0
5 杨志勇 3 8 2.0 2.0
6 曾俊杰 6 61 2.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05)
共引文献  (623)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6(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8)
1997(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02(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3(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04(7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9)
2005(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0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2)
200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9(5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9)
2010(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3)
201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火山岩
埃达克质岩
地质意义
华日组
西秦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矿产勘查
月刊
1674-7801
11-5875/TD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安外北苑五号院4区
2-656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66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