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已有一些研究分析了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后再骨折的高危因素,但对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后椎体再骨折的高危风险因素及干预措施尚存有争议.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后椎体再骨折的风险因素,探讨针对性的风险因素干预在预防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后再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接受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60例作为A组,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后再次椎体骨折的高危因素,并针对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2013年5至2015年5月60例接受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患者,作为B组,接受针对性干预处理(对患椎邻近存在椎体真空裂隙征的椎体,予以预防性注入骨水泥;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并进行健康用药指导等),术后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椎体再骨折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与结论:①A组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21例再次发生骨折,38例未发生骨折;B组10例患者再次出现椎体骨折,B组2年无事件生存时间显著长于A组(P=0.015);②Logistic多因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骨密度T值、抗骨质疏松治疗依从性、糖皮质激素用药史、术中骨水泥渗漏及椎体裂隙征是影响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后再次骨折的独立因素(P<0.05);③经ROC分析显示,术前骨密度T值和抗骨质疏松依从性评分预测患者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后再次骨折的AUC分别为0.772和0.693(β=0.064,0.067,95%CI=0.646-0.898,0.562-0.823,P=0.001,0.01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74和4.53分,敏感度分别为0.795和0.81,特异度分别为0.762和0.59;④结果说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后重视术前骨密度、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依从性、糖皮质激素用药史等高危风险因素警示作用,给予针对性干预有助于降低术后再骨折发生率,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