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生命伦理学试图以有利、无伤、尊重和公正四原则规制生物医学创新的“好”与“坏”.回溯脑深部电刺激技术的历史就不难发现,其“好”与“坏”实为科学和创新两个逻辑共同建构的结果.研究进一步指出,两个逻辑在“客观性”议题上的合谋,实际上促成了广泛的临床凝视,造成了有利和尊重原则的本质性冲突,也让患者持续失语.相反,打破“医患关系的对抗性”的.基本假设,进而承认“专家病人”参与医疗决策的可能性和希望对于患者自我效能的重要性,将有利于我们提出一种新的适应不断涌现的生物医学创新的生命伦理学.
推荐文章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40例报道
帕金森氏病
脑深部电刺激术
丘脑底核
苍白球内侧部
帕金森病的脑深部电刺激治疗
帕金森病
电刺激
丘脑
苍白球
底丘脑核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研究综述
生物医学信号
数字信号处理
心电信号
脑电信号
Hilbert-Huang变换
压缩感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医学创新的“好”“坏”之辩——以脑深部电刺激技术的历史为例
来源期刊 医学与哲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生物医学创新 脑深部电刺激 广泛的临床凝视 专家病人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02
字数 72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14/j.issn.1002-0772.2019.06.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程韡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 26 260 10.0 15.0
2 戎毅杰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医学创新
脑深部电刺激
广泛的临床凝视
专家病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与哲学
半月刊
1002-0772
21-1093/R
大16开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8-12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73
总下载数(次)
43
总被引数(次)
8627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