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典型的中度退化天坑——巴家陷塘天坑为例,对其倒石坡生态交错带森林群落优势种种群进行生态位特征分析,以期为喀斯特天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天坑地表区域植被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土壤养分铵态氮、速效钾、有效磷相较于土壤水分和温度对天坑物种分布影响最显著,解释量分别为37.4%、32.8%、29.3%.随着天坑倒石坡坡位(坑口-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坑底)的变化,其林下植物生活型由常绿旱生向常绿湿中生变化,草本种群生态位重叠程度较灌木种群更大.灌木植物密花荚蒾、小雀花和草本植物一把伞南星、荩草有较宽的生态幅和抗逆性,占据天坑林下灌草层的上层.随着土壤碱性不断加强,灌木植物长圆叶梾木和草本植物尼泊尔老鹳草、黄龙尾失去竞争力.巴家陷塘林下优势种的生态位特征与针阔混交林的冠层结构、林下灌草的生态策略、天坑独特的生境、优势物种的重要值等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西南喀斯特退化天坑负地形倒石坡的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
天坑
倒石坡
土壤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分布特征
云南中度退化的喀斯特天坑草地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
中度退化天坑
植物群落
种间关系
生态种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退化天坑倒石坡林下优势物种生态位特征
来源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天坑 倒石坡 生态位 环境梯度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5-3645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7/j.1001-9332.20191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税伟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7 147 7.0 11.0
2 江聪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4 0 0.0 0.0
3 陈毅萍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7 21 2.0 4.0
4 简小枚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3 93 5.0 9.0
5 郭平平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5 7 2.0 2.0
6 朱粟锋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3 0 0.0 0.0
7 张永永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0 0.0 0.0
8 冯洁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1)
共引文献  (175)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2(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3(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4(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5(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7(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1(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2(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13(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4(4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5(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6(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17(2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8(15)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天坑
倒石坡
生态位
环境梯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生态学报
月刊
1001-9332
21-1253/Q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9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4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3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