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温经汤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内服温经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内服温经汤加减基础上给予中药封包热敷,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第1、2、3月的VAS评分,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纯内服温经汤加减治疗总有效率为75%,内服温经汤加减联合中药封包热敷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第1月、第2月、第3月VAS评分,对照组治疗后第1月VAS评分为(6.36±0.72)分,治疗后第2月VAS评分为(5.41±0.89)分,治疗后第3月VAS评分为(4.52±0.71)分;观察组治疗后第1月VAS评分为(5.14±0.81)分,治疗后第2月VAS评分为(3.86±0.91)分,治疗后第3月VAS评分为(2.31±0.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经汤加减联合中药封包热敷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推荐文章
温经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痛经76例
痛经
中医治疗
温经逐瘀汤
温经汤配合隔姜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62例临床观察
痛经
温经汤
隔姜灸
寒凝血瘀
中医药
温通针法联合少腹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48例
原发性痛经/中医药疗法
寒凝血瘀型
温通针法/治疗
少腹逐瘀汤/治疗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经汤联合中药封包热敷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30例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学科
关键词 痛经 温经汤 中药封包热敷 寒凝血瘀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经方薪传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4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779.2019.11.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苏晔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骨十科 4 13 2.0 3.0
2 刘丹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骨十科 8 9 2.0 2.0
3 魏苇芃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骨十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痛经
温经汤
中药封包热敷
寒凝血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半月刊
1672-2779
11-5024/R
大16开
北京市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82-107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92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8715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