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并研究其MRI表现与肿瘤病理危险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GIST患者的MRI资料,探讨与肿瘤不同病理危险级别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例GIST中发生于胃部16例,小肠5例,肿瘤最大径2~20cm,磁共振上多表现为长T1WI长T2WI软组织信号,弥散均受限,ADC值(0.7~1.9)×10-3mm2/s之间.病理危险度分级显示,高危组8例,中危组5例,低危组7例,极低危组1例.将不同危险度GIST的临床及MRI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生长部位、生长方式及T1、T2信号特点与肿瘤危险度分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直径、形态、边界及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形态、边界与危险度分级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s分别为0.865、0.765、0.640),ADC值与肿瘤危险度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s=-0.776).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肿瘤直径、形态、边界及ADC值等MRI表现与其病理危险度分级相关,ADC值可为肿瘤危险度评估提供定量依据.
推荐文章
不同病理危险度分级的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特点
双源CT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分级
病理危险度分级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与病变危险度分级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
CT
危险度
分级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
危险度分级
能谱CT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
间叶源性肿瘤
基因
靶向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肠道间质瘤磁共振表现与肿瘤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医学研究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危险度分级 磁共振成像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41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19.03.01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肠道间质瘤
危险度分级
磁共振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研究杂志
月刊
1673-548X
11-545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2-59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35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