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还阳参的抗炎作月,筛选其活性部位,并基于NF-κB信号通路研究其抗炎机制.方法:制备还阳参水提物及其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层部位提取物;采用LPS诱导大鼠炎症模型,通过检测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数目及胸腺、脾脏指数,筛选还阳参抗炎活性部位;通过观察还阳参各部位对大鼠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Th1/Th2漂移及NF-κB信号通路p65、p-IκBα蛋白的调控作用,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结果:通过药效学筛选得到还阳参抗炎活性部位为水提物,其可通过降低TNF-α、IL-1β、IL-6的含量,调节Th1/Th2的漂移趋于平衡,减少肺脏组织p-IκBα、p65蛋白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减轻炎症症状.结论:水提物为还阳参抗炎活性部位,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氧自由基分泌,抑制NF-κB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炎症因子合成与分泌有关.
推荐文章
鸭跖草抗炎活性部位筛选及抗炎机制
鸭跖草
抗炎
活性部位
筛选
抗炎机制
朝天罐根抗炎活性部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朝天罐
抗炎
活性部位
TNF-α
mRNA
乌苏里瓦韦抗炎活性部位筛选及抗炎机制探讨
乌苏里瓦韦
抗炎
活性部位
抗炎机制
太白米抗炎镇痛活性部位筛选
太白米/分析
动物实验
镇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还阳参抗炎活性部位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中药材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还阳参 抗炎 活性部位 作用机制 NF-κB信号通路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药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83-268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63/j.issn1001-4454.2019.11.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倪艳 118 687 12.0 22.0
2 苗雨露 11 20 2.0 4.0
3 张文智 12 2 1.0 1.0
4 张雯霞 7 20 2.0 4.0
5 冯敏 7 2 1.0 1.0
6 荆然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9)
共引文献  (84)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4(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5(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6(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7(1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还阳参
抗炎
活性部位
作用机制
NF-κB信号通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材
月刊
1001-4454
44-1286/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67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20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