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同证异象"是《伤寒论》文体记载形式,即以"三阳病""三阴病""伤寒""中风"等直言证本为纲起文,又以复杂的临床症状网络体系紧随其后列多变"异象"之条目,"同证异象"理念观点潜藏其中,也是贯穿于中医理论和辨证论治理论的潜在内涵,在《伤寒论》"同证异象"内涵下的"方证相应"与"药象相应"则是直接指导临床应用的处方方法,因此"同证异象"的"证""象"在哲学层面的关系阐释了"方证相应"与"药象相应"的中医思维逻辑性.
推荐文章
《伤寒论》上热下寒证5首经方浅析
伤寒论
上热下寒证
经方
《伤寒论》脾胃病证治探要
伤寒论
脾胃病
痞满
便秘
呕吐
下利
腹痛
《伤寒论》脾约证浅论
脾约
临床应用
经验总结
试论《伤寒论》方证权变
伤寒论
方证
权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伤寒论》"同证异象"指导下的"方证、药象相应"
来源期刊 环球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伤寒论 同证异象 方证相应 药象相应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6-133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22
字数 27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749.2019.09.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9)
共引文献  (443)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伤寒论
同证异象
方证相应
药象相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球中医药
月刊
1674-1749
11-5652/R
大16开
北京东四西大街46号
80-726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7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622
论文1v1指导